青磚漢瓦,瓦的存在是中國建筑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瓦給予了那個年代不一樣的色彩,然而,如今社會經濟發展快速,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,用瓦的建筑自然也就越少了。在繁華的城市中,抬眼望去,瓦的身影慢慢消失。
是瓦不合時宜了嗎?不,完全不是。說實在,是那時候的青磚漢瓦蓋瓦不適合在都市中使用。但是,現在的人們想法發生了改變,認為蓋有坡度的屋頂建筑更有韻味、更加舒適、更加節能。所以,傳統瓦已被ASA合成樹脂瓦所取代,成為新型的環保節能屋面建材。讓有坡度的屋面建筑重回人們的生活,再現坡屋頂的魅力。
瓦是一種文化,而且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域的瓦文化各有特色。就中國瓦而言,最令我感到親切的,是普通的微拱形的青灰瓦,這是傳統民居大量使用的瓦。北京胡同四合院建筑的特殊情調,屋廊頂部的青瓦是重要的音符。
當然細分起來,青瓦的形態、種類又有所不同,講究的會在部分房舍使用筒子瓦。南方民居的青瓦與北京四合院的屋瓦又有微妙的差別。在江南民居、園林里,青瓦不僅用來覆頂,還大量用來裝飾墻體,有的隔墻不僅頂部飾瓦,墻體當中很大一部分通透結構用青瓦巧妙旋轉嵌砌而成,往往還組成吉祥圖案,令人充分感受到瓦的魅力。
中國文物里有一個重要的門類是瓦當。瓦當是屋瓦最下部構成檐的“尾瓦”,講究的點在“尾”上雕塑出各種圖案,那確確實實是文化,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,有著各種寓意。作為歲月的一面鏡子,建造房屋的磚瓦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也反映出一個時代、一個民族的審美追求。記得十年前,去麗江古城旅游,在山坡上觀望古城,整個古鎮是數不盡的那些鱗次櫛比、無序層疊的屋脊。
那些參差不齊的瓦片勾勒出古城一幅奇特的圖畫,像魚鱗般一層層疊摞著,烏黑、厚重、凝固!它們曾經擋住了多少凄風冷雨,阻隔了多少飛揚塵埃;它們無言地訴說著飽經風霜后的滄桑,那些曾經發生的歷史風云和人物故事并沒有留下什么痕跡,只有那古樸的灰磚灰瓦隱約訴說著昨天的故事。
而近現代,大量平頂樓房霸占著城市,在現代化的大都市中很難尋覓到“瓦”的蹤影。或許是高層建筑怕瓦片掉落不適宜蓋瓦?又或是為了節省材料?亦或是為了站在屋頂眺望遠處?所以,我們的瓦也隨之淹沒在了鋼筋混泥土鑄成的高樓大廈中。
然而,隨著時代的發展,人們思想的進步,審美的提升,如今都在大力提倡、推進綠色環保屋面建筑材料的發展。ASA合成樹脂瓦首當其沖,以其環保節能的特性順應時宜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當中。
它不僅完美繼承了傳統屋面瓦的優點,而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。擁有著復古美觀、防腐耐用、保溫隔熱、隔音降噪、低碳節能、防水、防火、安裝簡捷、使用壽命長等諸多特性,使其在現代化進程中嶄露頭角,為“瓦”爭得了一席之地,為中國的瓦文化得以延續做出努力,使坡屋面再現魅力。